原标题:朋友圈为它排队二里地,还爽得不行
“打开朋友圈,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滑雪。”
当第N次在手机上刷到全国各地冰雪盛况时,我终于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。
北京某雪场试营业期间,魔毯前等着上山的队伍生生站出了二里地。
除了早高峰的地铁上,从来没有见过哪里能有这么多人,心甘情愿地挤在一起而丝毫不露出抱怨的神色。
你身边那个最受不了人挤人的同事上雪了,坚信“能躺着绝不坐着”的小学同学也上雪了。
一开始,大家并不相信这股滑雪热会持续多久:“估计等把装备买齐那天,就是他们退圈之时。”
直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周末往返于家与雪场之间,聊天三句话不离技术术语,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。
“不就是玩嘛,怎么摆出的架势像是要备战奥运?”
01
我讨厌“卷王”,
但滑雪除外
作为8岁就曾被我爸骗上过中级道的东北人,我一开始也觉得这潮流不过是阵风。
毕竟对于体会不到滑雪乐趣的人来说,这根本就是在“找罪受”。
单是把自己的头、脚乃至身体,都塞进重得要命的装备里,就已经够让人满头大汗了 。
更不要说拿起雪板的瞬间,仿佛化身加入老A的许三多,被袁朗逼得背着木头跑10公里,后面还有呲水枪呲你。
我在滑雪爱好者的群体中属于妥妥的佛系选手,尽管“雪龄”已达十几年,每年冬天滑个一两次。
也就是近两年去雪场的次数多了点,大多数时间都在刷雪道,属于快乐为主、随缘进步。
但如今,这些后来者开始让我感到了不安。
尤其是当很多人跨越了短暂的“体验派”菜鸟阶段后,开始露出了他们令人生畏的面目。
首先让人震惊的,是他们的起床时间。
正如被这群人挂在嘴边的第一原则:“卷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令人反感的,但滑雪除外。”
雪圈里有个术语叫“顶门”,意思是早上赶第一波缆车上山,能滑到刚被压雪车压过的“面条雪”。
而在距离我家不到10公里的吉林松花湖滑雪场,这是8点半雪友们排队等着上缆车的样子——
小红书@K-Explore
这是去滑雪吗?这是在军训吧!
网上有位记录自己单板进阶的雪友,从缆车开启到关闭,一天怒刷了50公里。
上午先是因为刻滑卡刃,摔了十几个 “狗啃屎”;下午转头去练平花,又摔了十几个屁股墩。
但依然拍拍身上的雪,继续下一趟练习——当年考驾照的时候,怕也没有这么用心。
@vampire鱼鱼
而雪道上的勤奋,只是冰山一角。
正所谓真正的好学生,都是在放学后发力的(不是)。
推荐你晚上去滑雪场附近的餐厅吃饭,恍惚间会以为自己走进了大学自习室。
还是考研专用的那种。
@HpttieTop3
左边是一对耳鬓厮磨的年轻情侣,正在研究自己的滑行姿态。
嘴里说的不是甜言蜜语,而是“你看这个ollie(注:一种单板跳跃技巧动作)接内转360度多稳”。
听到角落里有个女孩带着哭腔大喊“我的前任”,然后发现她并不是在跟闺蜜诉说自己失败的感情经历。
只是遇到了瓶颈,不知道自己的前刃为什么总是刻不住雪面。
我上个月在崇礼,也曾经受了这样的洗礼。
就连在餐厅厕所排队的间隙,都能听见旁边的几个大哥在那儿激情讨论“内腿承重问题怎么解决”。
更离谱的是旁边保洁大姐还能插上几句,宛如雪圈王语嫣。
于是我甚至连内急都忘了,默默打开教学视频,钻研起了基础小弯的滑行技巧。
不过滑雪这件事,有时候也不止是跟自己较劲。
别轻易跟同事做雪友——“工资比我高可以,但滑雪进步比我快,不行。”
今年刚刚入圈单板的阿ken感受到了友情的背叛,就是因为听说一起入坑的朋友请了年假去滑雪。
“结果我还在中级道推坡,人家已经坐缆车上了山顶。”
而网友@爱滑雪的绵绵子 突然发现“爱情在雪道上不堪一击”,则是因为自己突然领悟到了反脚滑行的技巧;
于是她老公把什么夫妻的相处之道都忘记了——“家务可以我来做,但滑雪水平必须超过你一个等级。”
原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, 也不是明知相爱却不能在一起。
“而是说好了一起落叶飘,你却偷偷学会了换刃。”
02
多少滑雪爱好者,
在网上“脑滑”?
当然,滑雪爱好者们在雪场上如此分秒必争,也是有原因的。
滑雪场地通常都远离市区,朝九晚五的打工族们,只有周末才能去真雪上过瘾。
于是诞生了一个概念,“脑滑”。
@吖 kidd
所谓脑滑,顾名思义,就是根据网上的教学视频,在头脑中想象、纠正自己的滑雪动作。
如果用高考复习作类比,这就像是在书上先学好知识点,而上雪滑行就相当于做题实践。
如果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,会发现身边到处“脑滑人”。
在地铁上看到有人表情微妙地轮换着扭动着胯骨?他可能不是内急,而是在“找到下肢关节合理的排列顺序“。
不瞒各位,最近每次从工位上起身,我都会在不被同事发现的前提下偷偷弯腰,寻找“上身超过雪鞋”的感觉。
上次对自己的身体部位如此看重,可能还要追溯到5岁——当时被我妈逼着学习系鞋带,搞不清下一步到底该动左手还是右手。
前几天打开小红书,发现如今的“脑滑人”简直越来越夸张。
下面这位朋友画的“双板弯内重心转换”,不滑雪的人大概只会哑然失笑。
@米酱的二丫
但评论区照样有人拍案叫绝:“不得不说画的真的很妙,比我教练讲的还生动。”
还有另一个带着“滑雪”关键词的视频,乍一看让人满头问号。
身穿黑色秋衣秋裤的男子,在杂乱的客厅里进行了几轮意义不明的摇晃之后,右脚突然猛地一蹬——
然后落地转身,踮脚的同时搭配了两下扭胯。
@胖欣和翔憨憨
由于我平时只玩双板,朋友圈为它排队二只能隐约猜出这是位单板公园大神,正在练习什么神秘的新动作。
结果评论区还真的有人一眼看出,这套一抖二窜三扭是在练习“跳台高速转体720°”。
我不禁感慨大神们的想象力,并把手机递给身旁从没滑过雪的同事。
结果她一脸疑惑地表述:“这是在干什么?是后背痒痒吗?”
当然,像这种真正的“沉浸式思考”,多数情况下存在于高手之中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脑滑的基础还得是学习。
小红书上有很多高手们的技巧教学视频,几乎每条下面都有人一帧一帧地对比身体姿态;
从肩膀、髋部,到膝盖、脚踝,仿佛能凑出一本“人体结构知识大全”。
我老公滑的是单板,以前我们每天晚上临睡前都是各玩各的手机;
自从开始滑雪,我们的睡前项目变成了观看教学视频,并进行了深刻而激烈的技术讨论。
最近他爱看一位叫@李天乐Alan的大神,后者除了会分享自己的滑雪片段,还时不时地录一些单板刻滑教学;
李天乐又有个双板朋友叫@一烦ski,高速卡宾玩的贼溜,小红书主页上的各种基本功训练方式让人叹为观止。
于是最近我家常见的场景是这样的:我老公对着李天乐研究刻滑站姿,我对着一烦琢磨陡坡的入弯时机。
如果哪天这两个人出现在同一个视频里,那简直就是双厨狂喜。
03
普通人写就的“滑雪指南”
算一算,我在小红书上狂刷滑雪技巧也已经快两年了。
以前总觉得这是圈内人的自嗨,但有一次讲给朋友,她却意外地觉得很感动。
滑雪是项技巧复杂的运动,对于像我这样一个雪季滑不满30天的人来说,大概永远都不会成为所谓的“大神”。
但即使是这样,还是有很多人为了一点点进步而努力。
上面那个用火柴人画动作图解的用户@米酱的二丫 ,从第一次滑雪就开始在小红书上记录。
主页里能看出她完整的进步过程——从室内雪场的犁式刹车,到在崇礼学会搓雪小弯。
在最新的视频里,她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滑下高级道。
而评论区里除了夸她学得快,更多是心动的普通人。“大概多少小时能练成这样?”“教练能推荐一下吗?”
动作潇洒的大神也好,颤颤巍巍的初学者也罢,在这里都是认真的爱好者。
“滑雪教练团”的李天乐会耐心回复每条评论,还鼓励大家发布自己练习视频,以供指导参考。
之前一烦发布有关“完美平行式”的教学视频,也是因为很多人都在评论区抱怨,自己犁式转平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。
真心实意的表达获得了同好的回应,分享、记录的乐趣大概正在于此。
但又不止于此。信息在来回传递的过程中,也无意间织成了一张“大网”。
之前就有雪友跟我聊到,自己特别爱在小红书上面搜索各种滑雪信息。
无论是技巧学习、装备选择还是预防受伤的注意事项,都有对应的“教学资料”。
除此之外,还很及时。
“你甚至能够找到某个雪场在一个小时之前的缆车排队情况、山顶雪道上有没有冰面。”
小红书上既有常驻某个雪场的爱好者,也有追着雪季到处跑的发烧友。
而如今,很多人恨不得跨越半个中国去滑雪,那些来自当地爱好者的真实分享就显得更为重要。
@爱滑雪的chacha
从“第一次外滑该注意什么”,到“邮寄雪板怎么样最省钱”……
有人打算在春节后去新疆滑粉雪,干脆收藏了十几个整个冬天都呆在当地的雪友,研究几个雪场的雪质和雪道开放情况。
每个冬天都要去新疆滑粉雪的@小美是个野孩纸
如果说“记录生活”这个行为更多是向内的,那么在小红书上有了向外的迹象。
大家不仅在分享自己的生活,还在真诚地向他人给出建议。
这些带着善意的分享,天然就汇成了事无巨细的攻略,让人们不必在碎片化的信息中费力寻找。
又吸引了更多的后来者,循环往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。
总跟我搭伙滑雪的朋友,前一阵子入坑了自由式,里地,还爽得不行想买个结实点的头盔保护头部。
于是津津有味地在小红书上,看了博主@比利白 对几千块的头盔们抡起了大锤。
单板爱好者@滑雪才是通通通 分享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防摔小tips;
如今“胸贴+护具”的搭配,已经俨然成为了雪友们口口相传的“跪得容易”。
每一个疑问都有所回应,每一点努力都能得到回报。
这正是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庸常之外,拥有某项爱好的美妙之处。
对于大多数滑雪爱好者来说,这项运动就像是生活中短暂的逃离;
全神贯注在白雪和自身之上,不必也无法去思考下周的工作、没完成的KPI。
而小红书上无数有着相同爱好的用户,就像是一个个身在远方的朋友;
在不断分享信息、接受信息的过程中,人们得以全心全意地享受这份快乐。
这也是平台对于滑雪爱好者,乃至更多坚持自己爱好的普通人的意义所在——
让你意识到,总有人会理解你对一件事的执着和热爱。而能遇到有相同爱好的人,又是多么快乐。
上下滑动,了解小红书上的冰雪生活↓↓↓
·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·
能有个爱好真好↓↓↓
以上就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朋友圈为它排队二里地,还爽得不行的内容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!每天分享更多正能量、积极向上、精彩好看有趣的内容!
温馨提示: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如有侵权行为请首页信息反馈告知。